一、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一直从事功能配位化学领域的研究工作,是密切融合无机化学的最新进展与精细化工前沿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团队。在J. Am. Chem. Soc及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400余篇,论文被引20000余次,研究成果先后获教育部和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各1项。课题组团队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现已拥有一支团结勤奋、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研究队伍,且毕业生在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企业中均获得较好发展,成为青年骨干。潜心学术、志在创新、追求卓越,课题组热烈欢迎有志从事科研工作的年轻人加盟。
二、课题组成员:

段春迎 教授,博士生导师

景旭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三、研究方向:
(1)超分子配合物的组装与模拟酶研究
设计新型具有限域空腔的金属-有机配合物。通过主客体的包和构建超分子体系,模拟生物酶的催化过程,构建高效催化体系;
(2)配合物光催化新能源新材料研究
研究光合作用、生物固氮等生命过程的过程机理。构建人工的模拟体系,实现光催化条件下氢气制备、CO2的固定与转化、氮气的催化转化等生命过程的人工合成,制备高效、绿色的新能源催化材料;
(3)手性金属-有机框架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通过自发拆分的方式,将非手性的有机配体与金属制备手性的金属有机配合物。经过手性诱导实现手性结构的统一和定向传递,为具有多手性中心的手性材料,并开发在光学器件与催化领域的应用。
四、代表性成果:
1. Angew. Chem. Int. Ed. 2024, 63, e202402755
2. Angew. Chem. Int. Ed. 2024, 63, e202319605
3. J. Am. Chem. Soc. 2023, 145, 10136-10148
4. J. Am. Chem. Soc. 2023, 145, 2170-2182
5. Angew. Chem. Int. Ed. 2023, 62, e202214577
五、优秀学生代表:
(1)韩秋霞,博士研究生,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杨阳,博士研究生,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学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3)黄慧琳,博士研究生,河南工程学院化工与印染工程学院,讲师;
(4)吴浩天,硕士研究生,中核矿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六、联系方式:
景旭,xjing@dl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