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工作
课题组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工作 >> 课题组信息 >> 正文

无机多孔材料课题组

2025-04-22  点击:[]

一、课题组简介:

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学院无机多孔材料课题组组长为孟长功教授,相关学科包括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研究方向有:1. 硬碳、纳米级过渡金属基等无机多孔材料的合成设计和结构调控及其在电化学方向的应用;2.复杂体系物质结构演化规律的预测与模拟;3.分子筛催化剂的设计及活性位的调控。课题组近10年来累计发表SCI论文超100篇,其中包含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Nano EnergySmallEnergy Storage Materials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等知名期刊;近6年来,共有24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各级别优秀毕业生或优秀毕业论文等荣誉,累计获校级及以上奖励63人次。毕业研究生多任职于高校(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大连工业大学等)、设计院(中冶焦耐等)、研究院(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等)和著名企业(台积电、烟台万华、唐山三友等)。课题组同样注重建设良好的团队氛围,老师时刻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并提供积极的引导,同学们之间相处融洽;课题组会定期组织各类团建活动帮助同学们培养感情、放松身心,是一个注重人才全方位培养的优秀团队。

二、课题组成员:


孟长功 教授 (课题组长)

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首批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现任大连大学校长,辽宁省大连市政协副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为无机多孔材料化学,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





胡涛 教授

硕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笃学书院执行院长,辽宁省教学名师,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主要从事无机化学二级学科门类下的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以及无机多孔材料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市校级奖励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刘新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曾先后受邀在多所国外研究机构进行访问研究。研究领域是计算催化化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企事业委托项目3项;发表论文120多篇。




任利敏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子筛催化剂的设计及活性位的调控。迄今为止,参与发表SCI论文40余篇,参与6项国内专利,两项国际专利。




潘玉珍 高级工程师

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主要从事实验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及发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等。获国家级本科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主编参编新形态教材等8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王瑜 高级工程师

无机合成实验课程组组长,国家“101”计划合成化学实验部分大连理工大学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无机微孔材料的合成及其机理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软件著作权4项。






崔淼 高级工程师

获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教学改革项目10余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软件著作权14项。




三、研究方向:

 本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硬碳、纳米级过渡金属基无机多孔材料的合成设计和结构调控及其在电化学方向的应用:(1)钠离子电池;(2)电催化。

 2. 分子筛催化剂的设计及活性位的调控:(1)催化剂的合成新路线的开发;(2)具有特殊孔道结构的分子筛催化剂的开发及催化性能探索;(3)分子筛催化剂活性位点的精准调控及构效关系研究。

 3. 复杂体系物质结构演化规律的预测与模拟:(1)多相催化;(2)晶态多孔材料的组装和功能化。

四、代表性成果:

 累计发表SCI论文超100,包含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IF=19.0)、Nano Energy、Small、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等知名期刊。

 近6年来,共有24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各级别优秀毕业生或优秀毕业论文等荣誉,累计获校级及以上奖励63人次

五、优秀学生代表:

(1)王秋实 2019年博士毕业生

曾获国家奖学金、2019年大连理工大学优秀毕业生和辽宁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曾于中山大学先后就职博士后和特聘副研究员,现任教于大连民族大学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讲师,现以一作/共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3篇。

(2)郑吉祺 2020年博士毕业生

曾获国家奖学金、2020年大连理工大学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现任教于大连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培养硕士研究生1人,担任化学教研室主任,现以一作/共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3篇。

(3)江寒梅 2023年博士毕业生

曾获国家奖学金、大连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2023年大连理工大学优秀毕业生和辽宁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现任教于湖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现以一作/共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8篇。

(4)王笑非  2021年硕士毕业生

曾获国家奖学金、大连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英特尔奖学金、联合利华黑客马拉松大赛优胜奖、2021年辽宁省优秀毕业生等若干荣誉,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现就职于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六、联系方式:

 胡 授   inorchem@dlut.edu.cn

 崔 高级工程师   mcui@dlut.edu.cn




上一条:可持续聚合物/绿色光-热催化课题组 下一条:能源与环境催化材料课题组

关闭